退休教師陳志生正在巡河。通訊員詹智記者潘仙德攝
記者潘仙德報道 他是一名退休教師,目睹3名學生溺水死亡后,就痛下決心,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拯救這些孩子。每年夏天,他騎著車,拿著擴音喇叭,去河邊巡邏,這一干,就是13年。
承諾源于溺水事故
今年75歲的陳志生,在部隊里當了5年兵后,退伍到地方從事教育工作。他先后在臺州玉環的烏巖、雞山等海島偏僻地區教書育人,直到1998年退休。
陳志生說:“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退休后又去了榴島中學、百工中學繼續發揮余熱。2005年,我回到清港鎮創辦了玉環清港新民民工子弟小學!标愔旧嬖V記者,他的巡河經歷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2005年9月中旬的一天,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楚門鎮一民工學校3個學生擅自下水游泳不幸溺水身亡,看著只有十來歲的3個孩子的尸體擺放在教師辦公桌上,我的心怎么也無法平靜!标愔旧f。在次日學校的晨會上,陳志生就向千名學生沉重地宣布:從今天開始,大家不要擅自到河塘水庫游泳,學校開始每天巡河。
責任始于一諾千金
陳志生說:“民工子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父母忙于打工,常常無法看管孩子,溺水等意外事故也常有發生,我是一個民工子弟學校的負責人,又是一名黨員,保護他們的安全是我的義務,也是我應有的責任!
清港鎮河網多,水域廣,水庫險,溺水事件常有發生,且多數是外來民工的孩子。
“對河塘、水庫進行一日三巡。起初是我兒子陳勇(學校黨支部書記)一人巡邏,沒多久,我也加入,父子倆帶著擴音喇叭,各自騎著摩托車巡邏在河塘水庫,村民和民工見到我們巡河都很支持!标愔旧f。
2010年7月10日下午,陳志生和原玉環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蘇為勛一起巡河至徐斗村塘頭路時,發現河對面的三官堂后水埠頭有兩個小男孩在水中撈魚蝦,一不小心,很容易溺水。他們倆雖然都是老人,但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跑過去,為不驚動孩子,他們悄悄地下水,將兩個小孩拉上岸!暗诙旌⒆拥臓敔斏祥T道謝,我們才知道,他倆是雙胞胎,只有5歲,一個叫黃瑜浩,另一個叫黃瑜鈞!标愔旧f。
當地狼巖山水庫庫底凹凸不平,以前溺水事件常常發生,陳志生父子把它列為巡河的重點。
村民王妙祥說:“這個水庫以前游泳的人確實多,不僅村民下水游,來游泳的民工就更多了,甚至離水庫十公里外的楚門鎮人也成群結隊駕車前來水庫游泳,現在有他們看管著,再也沒人下水了!
“老陳工作室”隊伍越來越大
在炎熱的夏天里,帶上涼帽,提上擴音喇叭,騎著電瓶車,在清港鎮附近的狼巖山水庫、徐都塘、廟灣塘等河塘巡邏,一天三趟,每趟行程超過8公里,這就是陳志生每天必做的事情。
13年來,巡邏記錄里記載著:父子倆喊壞了14個擴音喇叭,受教育達13800人次,勸阻上岸有2238人次,在巡河中被救的孩子有5人。
老陳說,“現在年紀也大了,不過不用擔心,我老了還有兒子和學校老師繼續巡河,這不,我們剛成立的‘老陳工作室’,就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而設的!标愔旧f,工作室的志愿者隊伍越來越大,他們中有教師、黨員、企業家、勞模、人大代表等,F在,工作室每天會有5到10人一起去各個河塘巡河,希望通過努力,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
正是這份承諾,他義務巡河13年;正是這份責任,清港鎮已連續12年無小孩溺水死亡事故發生;也正是這份不計回報的付出,陳志生被當地人冠上了一個“民間河長”的稱號,威望也越來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