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6m2z4"></tbody>
  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20001
    浙江工人日報社 主辦
    新聞服務熱線
    0571-88851111
    采訪中心:0571-88851111
    報紙編輯部:0571-81916093
    新媒體部:0571-88864594
    事業發展部:0571-89937119
    首 頁 | 工 會 | 企 業 | 人 物 | 維 權 | 讀 書 | 民 聲 | 人 間 | 視 覺
    您現在的位置: 浙江工人日報網  >  工報記者走基層  正文

    我愿做照亮黑暗人生的一束光

    ——“院長媽媽”沈明芳和她的120多個特殊“孩子”

    2019年5月8日 11:08   來源:浙江工人日報
     

      喂飯、洗澡、剪指甲……對待每個病人,沈明芳都給予媽媽般的呵護。

      記者阮向民報道 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身患精神疾病蹣跚在人生的“黑暗隧道”;她,是一名特殊的“天使”,用媽媽般的愛和溫暖撫慰病人傷殘的心靈。她說,我愿做照亮黑暗人生的一束光。

      4月30日,沈明芳戴上了省勞動模范獎章,來不及接受五月鮮花的贊美,5月1日一早,她像往常一樣出現在嘉興秀洲區康安醫院病房。難得的4天假期,她只休息了一天。她知道,她是一院之長,更是病人們眼里的“媽媽”,“孩子們”離不開她。

      在病人眼里,院長就是“媽媽”

      “院長媽媽來了!痹诳蛋册t院,住著120多名精神病患者,每次查病房,不管病人年老年幼,都管沈明芳叫“媽媽”。而在沈明芳看來,這群特殊的病人除了科學的治療方案,更需要媽媽般的親情呵護。

      阿華是沈明芳在走村入戶摸底時發現的患者。住院前,阿華由年邁的母親照顧,8年沒洗過澡,指甲長到已經打彎。沈明芳和同事忍著刺鼻的氣味幫他洗澡,每天用熱水泡手腳、剪指甲。整整一個月,才幫阿華把所有指甲都剪平。經過專業治療和精心照顧,阿華的病情已逐漸穩定。每次見到院長,那一聲“媽媽”,叫得自然,叫得真誠。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世界,不是常人可以讀懂的,但沈明芳有著自己的理解方式,“如果你把病人當作是孩子,那么母愛是彼此走近的最好方式!

      前不久,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突然絕食了,吵著要“院長媽媽”喂他吃飯,醫生護士們束手無策。沈明芳端著飯菜來到患者身邊,不料患者再次大發雷霆:“你想毒死我呀!”一揮手將飯菜打翻在地!安恢v理”的病人難不倒“院長媽媽”,她重新打來一份飯菜,自己先嘗了一口,“你看,這飯菜別說沒毒,還挺香呢!辈∪诵帕,接過飯菜狼吞虎咽一掃而光。此后,每日三餐,只要“院長媽媽”端來飯菜,他總是吃得一干二凈。

      身為院長,沈明芳每天要處理一大堆醫院的行政事務,但只要一空下來,她就會來到病人身邊,和他們交流談心,陪他們健身讀報。只要“院長媽媽”在,病房里總能傳來歡聲笑語。

      無悔于選擇,無愧于信任

      2013年,嘉興秀洲區公開選聘基層醫院副院長,出乎所有人意料,總分第一的沈明芳,沒選擇條件更好的其他醫院,也沒選擇留在家人身邊,而是主動請命到正在籌建的康安醫院。

      康安醫院地處遠離城區的油車港鎮棲真集鎮,是秀洲區唯一的準公益精神病防治機構。每天與精神病患者打交道是需要勇氣的,沈明芳說,“我是護理專業出身,這里的病人恰恰需要更加精心的護理,我堅定自己的選擇!

      2014年,康安醫院開辦精神科門診,至今5年時間過去了,沈明芳無悔于當初的選擇,也無愧于組織的信任、病人的信賴。

      從一名普通護士到精神病?漆t院院長,轉型靠的是堅持不懈的學習鉆研。在沈明芳辦公桌上,放著一本《社區精神醫學》,工作之余細細研讀。沈明芳說,對待精神病患者,高質量的護理不光要貼心,還要得法。這些年來,她利用晚上和雙休日時間,通過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鉆研心理學。

      在康安醫院,醫生護士們都有共同的感受,只要院長在,躁狂癥病人會變得安靜,“不聽話”的患者會變得“懂事”,因為“院長媽媽”已經走進了他們心里。

      用醫者仁心召喚公益愛心

      “治療精神病患者,遠遠不是醫院和醫學能夠解決的問題!5年的工作實踐,沈明芳對此感觸良深。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尤其是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時間漫長,短則半年,長則十余年,很多患者又是低保家庭,治療往往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往往缺乏家人的陪伴,受到社會的歧視,即使病愈康復,今后的出路也很迷茫。

      沈明芳說,關心精神病患者對于醫生要有一顆醫者仁心,對于社會需要更多的公益愛心。在她的發動下,“綠絲帶志愿愛心聯盟”成立了,目前已經吸納了50多位社會愛心人士和20多個社會愛心團體,成員有醫務工作者、村干部、教師、學生等,他們與沈明芳一同加入到了關愛精神疾病患者的隊伍之中。

      讓長期接受封閉治療的精神障礙殘疾患者能接觸社會,在人文關懷的環境中促進他們康復,這是“綠絲帶志愿愛心聯盟”的初衷。5年來,志愿者們堅持每月為住院患者過集體生日,為貧困患者解決實際困難,依托“愛心衣柜”“愛心書柜”“愛心基金”“愛心活動”“愛心義診”5條主線,每年開展愛心活動30余次,愛心義診20余次,為秀洲區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了精準幫扶和愛心救助。

      去年,沈明芳與秀洲區殘聯等部門溝通,聯合嘉興市莫氏化纖有限公司創辦了“陽光庇護中心”,開展“以工養殘,以工代療”模式的輔助性就業,幫扶精神、智力殘疾人實現身心康復、回歸社會、自立自強、就業脫貧。

      5年來,“院長媽媽”攙扶著這群特殊的“孩子”走過一段人生的“黑暗隧道”。她堅信,只要心里有光,前路必將一片燦爛。

    責任編輯:林化 

    相關內容
    廣告聯系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浙江工人日報網版權所有 ©c2008 浙ICP備05017986號    浙ICP備05017986號-1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中心投訴電話:0571-88901234  手機短信:18806501498  傳真電話:0571-85175125  郵箱:zjsjx@zjncws.com.cn  
    中国免费特级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