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6m2z4"></tbody>
  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20001
    浙江工人日報社 主辦
    新聞服務熱線
    0571-88851111
    采訪中心:0571-88851111
    報紙編輯部:0571-81916093
    新媒體部:0571-88864594
    事業發展部:0571-89937119
    首 頁 | 工 會 | 企 業 | 人 物 | 維 權 | 讀 書 | 民 聲 | 人 間 | 視 覺
    您現在的位置: 浙江工人日報網  >  工報記者走基層  正文

    打造省校合作“長三角樣板”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在改革創新中蓬勃發展

    2019年5月16日 14:58   來源:浙江工人日報
     

      記者杜成敏報道 2003年的浙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約不斷加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浙江的答案是科技創新。于是,一家不同尋常的研究院誕生了。

      2003年3月17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率省黨政代表團赴清華大學,商討共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以下簡稱“長三角研究院”)事宜。2003年12月31日,長三角研究院正式簽約成立。

      2014年,長三角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仍惦記著它并作出重要批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10年來的探索實踐說明,省校合作是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技與經濟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總結經驗,再接再厲,不斷鞏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把長三角研究院建設成為具有先進水平的新型創新載體,為推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10多年來,長三角研究院不負重托,通過創新發展模式、引進海內外人才、布局全省科研戰略等措施,有效地破解了科研與市場對接難題,成為省校合作的典范、產學研合作的樣板。今年5月,長三角研究院被評為浙江省模范集體。

      “北斗七星”讓科研落地

      “如果沒有長三角研究院的牽線,我們的研究成果可能現在還‘躺’在實驗室里!遍L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副主任彭慶豐感慨地說。

      2016年,長三角研究院瞄準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的核心技術和前瞻技術,聯合清華大學組建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積極引進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團隊落戶嘉興。

      目前,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在車輛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產業化公司“合眾汽車”成功拿下全國第13張新能源汽車牌照和第7個工信部“生產資質”,正式邁入獨立整車生產企業的行列。位于桐鄉的智慧工廠占地400余畝,一期投資11.6億元,規劃產能為8萬臺/年。

      這一成果的實現,要歸功于長三角研究院“北斗七星”創新發展模式。

      “北斗七星”是指長三角研究院提出的“政、產、學、研、金、介、用”的“七位一體”創新發展模式,即以政府為支撐、以大學為依托,注重開展應用性技術研究,以滿足市場服務用戶為落腳點,實行企業化管理的運行方式,金融機構與中介機構充分參與和密切配合。

      “一開始,研究院走的也是傳統‘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可是在實踐中發現,沒有金融創新,很多項目無法正常開展,這就有了‘北斗七星’中的‘金’,之后為了促進人才、技術等資源更有效集聚和結合,引入‘介’,而科研成果轉化的最終目的是運用,這就是‘用’!遍L三角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吳云達說。

      “北斗七星”的發展模式,打通了“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衍生出“中心+公司+基金”的產業化模式,這個模式打通了“校地兩頭”,有力促進了類似新能源汽車團隊這樣的科研成果轉化,并成功孵化出閃龍科技、雙益環保、嘉楠耘智、德燃動力、凱樂士等一大批科創型企業。

      截至2018年底,長三角研究院已累計孵化企業700余家,注冊資本超100億元,年貢獻稅收超10億元。

      海納百川匯聚英才

      2009年,由省政府和清華大學共同組織,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長三角研究院聯合主辦了首屆“海外學子浙江行”活動,F任研究院國際合作部部長李元元當時還是國外某研發中心工程師,而這場活動讓他對浙江高水平人才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以及長三角研究院的獨特定位,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這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留美多年的博士便加入長三角研究院,專門從事招才引智、成果轉化工作。

      截至2018年,“海外學子浙江行”活動已成功舉辦10屆,招才引智覆蓋全球20余個國家,成為長三角研究院引才納賢的“金名片”,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到浙江創新創業。同時,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國際技術轉移和離岸孵化基地,服務海外高層次人才。目前,累計有超過1000個海外高層次項目團隊來浙江考察對接,600名海外學子落戶浙江,其中近400人入選“國千”“省千”及各地人才計劃。

      此外,在人才培養方面,長三角研究院面向嘉興、杭州、臺州、紹興等地民營企業家、黨政領導干部定制設計專題研修班、繼續教育培訓等特色課程,多渠道服務企業家知識提升,年培訓學員超過上萬人次。

       “一體多翼”的戰略布局

      長三角研究院自成立以來,科研成果卓著。目前擁有2個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0余個關鍵領域的科研平臺、6家創客空間。累計主持承擔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項目700余項,獲得國家及省、市各類科技獎勵100余項。其中有的科研項目,瞄準國際尖端技術,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為了實現全省協同發展的戰略格局,長三角研究院以嘉興院區為總部,在杭州、寧波、臺州設立產學研基地。同時,圍繞柔性電子、數字創意、軍民融合等重點領域設立了專業化的研究院,各院區形成了特色各異且配套完善的創業孵化體系。不僅在浙江扎下根、立住腳,還具備了輻射長三角、服務長三角的綜合實力。

      “我們長三角研究院為創新而生,我們要做的不只是引進一批項目、孵化一批企業,而是致力于構建具有先進水平的新型創新載體,為區域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支撐!遍L三角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濤說。面向未來,長三角研究院將努力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區域)、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林化 

    相關內容
    廣告聯系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浙江工人日報網版權所有 ©c2008 浙ICP備05017986號    浙ICP備05017986號-1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中心投訴電話:0571-88901234  手機短信:18806501498  傳真電話:0571-85175125  郵箱:zjsjx@zjncws.com.cn  
    中国免费特级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