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6m2z4"></tbody>
  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20001
    浙江工人日報社 主辦
    新聞服務熱線
    0571-88851111
    采訪中心:0571-88851111
    報紙編輯部:0571-81916093
    新媒體部:0571-88864594
    事業發展部:0571-89937119
    首 頁 | 工 會 | 企 業 | 人 物 | 維 權 | 讀 書 | 民 聲 | 人 間 | 視 覺
    您現在的位置: 浙江工人日報網  >   正文

    透過“百國之木”感悟世界


    2022年10月08日 11:13   來源: 浙江工人日報   作者:王國海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樂清黃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高公博近日做客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紅幫大講堂,分享他耗時11年創作的“百國之木”系列作品,帶領師生們走進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木雕藝術世界和一名非遺傳承人的匠心世界。

      用“百國之木”詮釋“命運與共”

      高公博現場展示了他創作的118件“百國之木”木雕藝術作品圖片。在他的刻刀下,木雕作品《金字塔之謎》帶著強烈的原始風格,仿佛混沌未鑿。作品選用的木材也源于當地,名為非洲檀香,在保留天然韻味的同時,壯闊景象呼之欲出。

      “第一次見到這種立體的木雕形式的金字塔,感覺非常生動,而且木材的質感厚重,使得金字塔顯得更為莊嚴、肅穆!币晃粚W生觀看后說。

      高公博也用充滿溫度的刀法“訴說”著人間美好。作品《企鵝故事》取材巴西蘇木,刻畫企鵝帶著全家來看望老人、老人撲地而迎的感人瞬間。高公博介紹,這其實是一個老人與企鵝的故事——2011年,巴西一位老人救下了一只瀕死的企鵝,隨后將它放歸海里,沒想到,此后的每一年,企鵝都會游約8047千米回來看他,與他親密地相處8個月再離開!斑@個故事打動了我,因此,我想把企鵝奔向老人、老人高興伸出雙手的瞬間永遠定格,也是希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

      柬埔寨吳哥城的姑娘笑容迷離,奧地利女孩身姿曼妙,在這些人像雕刻作品中,有的質樸,有的妖嬈,高公博利用木質的不同色澤、不同紋理,結合不同國家的風情,以不失水準的刀工將每個人物拿捏得恰到好處。

      還有安徒生童話里的拇指姑娘、抗疫一線的中國醫護人員……

      高公博“百國之木”系列作品耗時11年,收集了118個國家的木頭,并根據不同地域、木材形體、材質,以各個國家的歷史人文、社會事件作為素材進行創作,展現戰爭與和平、人類與自然、多元互鑒、開放包容等與全世界人類命運緊密關聯的主題。作品在技法上采用跳刀法、劈鑿法、敲痕法,使藝術表現力更具可視性和可讀性,造型上則力求保留木頭材質的天然韻味。

      高公博繼承樂清黃楊木雕的深厚傳統,同時突破了黃楊木雕固有的程式,使黃楊木雕具有更鮮明的個性和時代性。提起“百國之木”系列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高公博說,“作為一名木雕藝術家,應該盡量讓我們的藝術和時代相融!

      高公博希望通過這些作品,找到人類共通的精神世界,去講述“命運與共”的故事,讓青少年“放開眼界,以木的眼睛,去了解各個國家,與木敞開心扉,真正走進它的內心”。

      尋找“似與不似”的魅力

      靈感總是在不停地思索和尋找中獲取的。高公博把現代審美意識比成“弓”,把傳統技法比成“弦”,而把獨到的創新思維比成“箭”,并且這樣理解:當我們張開現代審美意識這張有著無比力度之“弓”時,應當去借助傳統技法這根底蘊韌固的“弦”,就能夠把獨到的藝術思維之“箭”射向遙遠而深邃的空間。

      “我的創作體會是,中國畫的潑墨法會不斷把人帶入嶄新的意境,受此啟發,我的劈雕藝術也在‘似與不似’間尋找另一個切入點。以勢造形,以形取神,繼而以神來之筆強化劈紋的特殊肌理效果,就能充分發揮物體的空間張力,并且把創作的思維融化在意象之中!备吖┱f。

      他也總是這樣告訴他的徒弟們,務必要有堅定的信念,懂得“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并不是別人走你也走,而是在別人停下來時你仍然在走”。要用自己長期積累和磨煉而成的技法鑰匙,去打開傳統藝術規律中的金鎖,從中探索奧妙、發現規律、取得突破,“有夢就去追,會有一片天”。

      幾十年來,高公博就是這么堅持的,從經歷了傳統木雕到根雕、劈雕、意雕藝術的開拓,再到取100個國家的木材創作木雕系列作品《百國之木》,高公博尋找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他認為,只有走在執著的道路上,才能真正腳踏實地。

      藝術傳承,最需要工匠精神

      高公博1965年入行,從傳統起步學習黃楊木雕,當年共同學藝的16個師兄弟先后都改行了,堅守下來的,獨他一人。

      專注一項藝術57年,是什么境界?對于高公博,黃楊木已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分彼此。

      樂清黃楊木雕代表著溫州樂清悠久文化的歷史記憶,它是民間藝人對外交流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對于高公博來說,樂清黃楊木雕是故鄉最親近的民間藝術語言,也是他表達意愿的最好形式。

      傳統工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承樂清黃楊木雕的同時,高公博也一直致力于對其進行創造與創新。在高公博看來,傳承并非接過前輩手中的技法傳給下一代,而是在接過前輩傳承技藝的同時,通過自己的思維與創新,用力向前推動,只有推動,才是傳承的真正意義所在。

      “藝術不應重復過去,而應創造未來。傳承不是在復制過去,而在創造未來!备吖┍硎,不能忘懷工匠精神,每個人都應該以“工匠之身”出現在工藝美術行業中,通過長期的積累與磨煉,讓“工匠之心”融進自己的創作之中。

      “新的觀念,奇妙造型,獨立個性,美的變化”一直是高公博創作實踐的座右銘。高公博表示,“只有具備新觀念的人,才能緊隨社會,不斷創造出新的作品;只有奇妙的造型,才能留住更多美好的形象;凡是成功的作品,并不單單在于精雕細刻,有時恰恰產生在巧妙的構思之中;而個性是藝術的生命,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尋找到拓展的空間。正因為此,我一直追求著自己的創新目標,我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應該放在不斷思考與不斷探索之中,用更加美好的作品來回報我們的社會!

    責任編輯:張永炳 
    版權和免責說明:凡注有"浙江工人日報記者"或電頭為"浙江工人日報網"的稿件,轉載必須經原創作者同意,并保留"浙江工人日報"等字樣。

    相關內容
    廣告聯系 |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浙江工人日報網版權所有 ©c2008 浙ICP備05017986號    浙ICP備05017986號-1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舉報中心投訴電話:0571-88901234  手機短信:18806501498  傳真電話:0571-85175125  郵箱:zjsjx@zjncws.com.cn  
    中国免费特级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