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有干货、惠企有实招、安企有力道。日前,嘉兴市公安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公安机关助推发展、改革、开放三个“一号工程”和护航“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20项具体措施(以下简称“二十项”)。
具体来说,这20项措施主要包括5大方面内容,即,全力优化提升警商关系,全力优化提升服务环境,全力优化提升治安环境,全力优化提升交通环境,全力优化提升法治环境。
“助企干货”接地气
在“二十项”措施里,深化推广的移民事务服务“一件事”全域推广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通办”等“招才引智”服务相关举措颇为亮眼,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安居落户在嘉兴,干事创业在嘉兴。
“不用排长龙,在办证专场5分钟就能搞定!”2月8日,在嘉善县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来自姚庄立讯公司的外派技术员们就享受了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疫情政策放开以来,大型重点企业急需批量外派员工,嘉兴警方第一时间开启“暖企春风行动”。接下来,嘉兴警方还将持续为赴境外参展、招商的重点企业开展相关政策培训和中国公民海外利益保护宣讲,成为打飞的“抢单”企业最坚实的靠山。
除此之外,根据群众、企业办事创业需求,嘉兴公安机关推动“最多跑一次”向“随时随地办”升级——推进“一网通办”服务矩阵建设,做优掌办网办和自助办服务,打造24小时在线服务品牌;延伸拓展服务网点触角,完善15分钟办事圈,持续抓好35项高频车驾管事项在基层窗口规范运作……
“惠企实招”促营商
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味着什么?在嘉善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王文宇看来,知识产权就是生产力。多年侦办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案件经历,让王文宇对于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把事后的打击变成事前的预防,让每个企业都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保护墙、护城河,他们才能够健康成长。”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日前,嘉兴市、嘉善县两级公安机关与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联合签订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警务联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企业合作机制,并根据约定确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把保护墙、护城河建在前,真正帮助企业避免损失。
“一把手”服务“第一线”,“亲清在浙里”助企服务队、“惠企法律咨询帮帮团”等助企团队将不断壮大,依托“11087”网上服务专区,开展合规咨询、助企安防、反诈防骗等“点单式”“问诊式”服务。“项目警官”主动排查、发现、化解重点项目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和矛盾,帮助企业“排雷”在前,确保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平稳高效推进。
通过这一系列惠企措施,并制定“亲清”警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让警企关系越发“亲清”,推动警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让企业获得更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的服务。
“安企力道”助发展
通过优化提升交通环境,除了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也能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嘉兴公安在这方面也动足脑筋。开展工业园区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指导规上企业按需设立交通治理站,依托警企共治平台为“两客一危”等企业提供人车安全状况画像,探索实行伤人事故“云端”处理……
值得骄傲的是,2022年9月建成并推广应用的警企共治服务平台,如今已初步形成“预警预测、赋色管控、协同共治”的数字化源头闭环管理模式。目前平台已在全市10个交警大队、76个交警中队推广应用,注册备案登记企业数为1141家,占全市重点企业总量94%。
位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凯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货运司机106人、运输车辆294辆。“通过警企共治服务平台,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查看车辆违法信息、年检信息、驾驶证扣分情况等,大大方便了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凯鸿物流副总经理黄小晴对嘉兴公安的惠企措施连声好评,“我们现在的平均事故量从近100起下降到30起以内,近8个月没有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全市公安机关结合公安职能,认真梳理并制定助企、惠企、安企‘二十项’措施,全面优化提升警商关系、服务环境、治安环境、交通环境、法治环境,以此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回应企业、群众需求,展现公安机关的担当,贡献公安力量。”嘉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