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作为一种时令野菜,南方北方都有,每年春天去郊外田野挖荠菜,是我们全家的一个“保留节目”。
其实立春过后,家附近的菜市场就有人卖野生的荠菜,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去挖荠菜,才不会辜负这个美好的春天。
挖荠菜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小篮子,一把小铲子就足够了。一家人提着篮子,握着铲子,走在田埂上、小溪边,本身就是一幅极美的春日画面。挖荠菜的人,当然不止我们一家,看着远处其他挖荠菜的人,我们也像是在欣赏一幅画。
“春在溪头荠菜花”,不过荠菜一旦开出白而细碎的小花,也就意味着老了,不能吃了,所以挖荠菜要趁早,但又不能太早,太早了地里的荠菜紧紧贴着地面,呈现出一种铁锈一样的暗红色,土腥气重。
在南方,挖荠菜最好的时候,是立春后十多天的样子。这时候大地回暖,雨水增多,不出几天的工夫,原来还缩成一团的荠菜,就舒展开锯齿样的叶片,颜色也从暗红转为嫩绿,犹如女大十八变的小姑娘。
右手握着铲子,照着荠菜的根部轻轻铲下去,感觉到荠菜的根已经断了,拾起来丢进一边的小竹篮,大功告成。
半晌工夫,连小女儿都能挖上小半竹篮。
我们挖荠菜是为了吃荠菜,不过挖荠菜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游戏,也是享受美好春光的一种方式。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像是有人在轻轻地抚摸着你;远处的树枝上,不时有各种小鸟欢快地鸣叫。毕竟是南方,尽管才过立春没多久,却已经有粉白色的蝴蝶在成片的油菜花田里翩翩起舞。
该回家了。把每个人篮子里毛茸茸的一团荠菜倒出来,仔细地把里面的小树枝、草茎都拣出来,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几遍,一株株荠菜更显得水灵灵的。
清洗干净的荠菜,可以直接蘸酱吃,有一股奇特的香味,用女儿的话说,那是“春天的味道”。还可以撒上细盐、味精、生抽和香油,作为凉拌菜,送一口进嘴里,同样是唇齿生鲜,令人精神一振。
荠菜炒鸡蛋,也是春天的一道美味。除了盐,什么都不放,炒好盛在盘子里,绿是绿,黄是黄,荠菜和鸡蛋各有其香,互不干扰,真好。
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名为“老上海”的馄饨店,我去吃荠菜馅的馄饨,总觉得不如亲手挖来的荠菜清香。老板娘说:“这都是大棚里人工种植的荠菜,味道肯定没有野生的那么浓。”说完还特意从后厨拿来几株给我看,肥肥大大,异常粗壮,几乎已经没有了野生荠菜应该有的样子。
趁着大好春光,多到田野里挖几次荠菜吧,也多享受一下春天吧。
|